查看内容
新闻中心

墨西哥选出新总统,能源改革面临大逆转

2018-07-09 15:46| 发布者: admin

来源:国际能源参考

日前,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5月份中国累计进口天然气3480万吨(折合473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的2550.4万吨(折合347亿立方米)增长36.4%,中国进口天然气累计总量首次超过日本(3450万吨)。再加之中国曾经在刚刚过去的冬季出现了大面积的供气紧张,引起了对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广泛关注。

 

    全球LNG市场将满足中国天然气不断增长的需求。LNG贸易的繁荣使建立世界性的天然气市场成为可能。目前的全球LNG市场呈现出三个基本特点。一是跨区贸易持续繁荣。位于中东地区的卡塔尔作为世界最大的LNG出口国,2017年LNG出口总量1034亿立方米,占全球LNG贸易量的26.28%,其中出口到亚太地区896亿立方米;居于全球LNG出口国第二位的澳大利亚,同期出口量759亿立方米,几乎全部出口到了亚太地区。美国放开LNG出口限制后,也已经将亚太地位设定为目标市场。二是LNG出口国和供应国数量持续增加。2000年以来,LNG贸易量从1亿吨增长到了2017年的2.97亿吨。同期,LNG进口国数量翻了四倍,LNG供应国数量实现翻番,亚洲成为LNG贸易最为活跃的地区,2017年贸易量2835亿立方米,占全部LNG贸易量的72.06%。即使长期以来限制国内天然气出口的美国,也在页岩气革命之后因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而开放了天然气出口限制,成为全球LNG出口国的重要潜力国。三是LNG贸易呈现出更高的灵活性。近年来,LNG现货贸易急剧增长,2017年LNG现货和短期合同贸易量12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4%,占总贸易量的30.77%,而2010年时占比约为20%,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有资料显示,2017年新签LNG合同平均期限在8年以内,大大短于原有长贸合同的20年;合同年度交易量多小于100万吨;现货LNG运输船首次达到1100船,相当于每天3船。

 

    在全球LNG贸易,特别是短期和现货贸易渐趋繁荣的同时,LNG新增产能持续增加。全球已投产的大型天然气液化项目43个,分布于19个国家和地区,液化能力合计约为3亿吨/年;在建天然气液化项目19个,液化能力1.4亿吨/年,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同时,规划建设项目29个,液化能力合计2.3亿吨/年。此外,还有20多个项目,预计液化能力合计1.3亿吨/年,正在等待政府审批。按此预计,全球天然气液化项目产能全部释放后,全球天然气液化能力将增至8亿吨/年(约合1088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约1/4左右),将有利于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为中国快速增长的天然气需求提供保障。

 

    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将为提升中国天然气供应能力创造有利条件。虽然从全球范围看,天然气液化能力充足将有利于满足中国天然气增长的需求。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天然气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还没有完成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这也是导致当前国内天然气供应紧张的重要原因。就LNG而言,自第一个接收站投运至2017年,中国LNG接收能力增长超过14倍。截止2017年末,中国已建成LNG接收站17座,分布在沿海11个省市,总接收能力5040万吨/年。由于接收能力增长超过LNG进口量增长,中国LNG接收站利用率由2010年的76%下降至2016年的52%。中国目前还有多个接收站在建设过程中,并按计划在2020年左右全部投产,届时总接收能力将达7700万吨/年,存在产能过剩风险。预计到2030年,在建和计划建设接收能力为3700万吨/年,总接收能力将超过1亿吨/年。多家机构预测,长期看,中国LNG接收站利用率将维持在50%~60%。未来,LNG接收能力将不再是中国LNG需求的制约因素。

 

    LNG接收站利用率较低与中国潜在的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形成新的矛盾。提升LNG供应能力从而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就必须加快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步伐,由双轨制价格体系向单一市场化价格体系转变,实现管道气价格与LNG价格并轨。这将一方面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天然气供应市场,使天然气价格深度反映中国的天然气市场供需状况;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引导全球天然气资源向中国市场的有序流动,形成竞争性的天然气供应格局,使进口LNG资源与进口管道气资源形成竞争态势,在提升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LNG接收能力的利用率,盘活产能,有效分摊接收设施固定成本,降低供应成本,提高对LNG价格的弹性。

 

    这需要天然气价格改革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是要加快天然气现货市场建设,完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天然气交易机构的运行,选取更多的天然气需求或供应活跃地区建立区域性的天然气交易中心,建立完整的天然气现货报价体系;二是要加快天然气期货市场建设,借鉴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并实施国际化的经验,择机挂牌上市交易,与天然气现货报价体系共同形成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基准价格,以促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便于以合理的价格吸引更多的国际天然气资源进入中国市场;三是要加快中国天然气枢纽建设,着眼于活跃天然气现货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交割,可以在陕西、宁夏、上海、深圳、川渝地区等天然气管道枢纽地位较为突出或LNG接收设施较为集中、天然气产量较大且稳定增长的地区建设中国天然气枢纽工程,逐渐形成中国的天然气枢纽中心标准价格。

 

    由于LNG价格明显高于管道气价格,只有当管道气不能满足需求时,市场才会选择LNG作为供气来源,具有“不得不用”的特点。这也导致了正在增长中的LNG接收能力利用率将长期维持在50%左右的水平。为此,必须加快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实行统一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加快天然气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枢纽工程建设,形成立体化的天然气价格报价体系,使天然气价格能够充分反映中国的天然气供需状况

 

    7月1日,左翼国家复兴运动党候选人安德烈斯·曼努埃尔·洛佩斯·奥夫拉多尔(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以超过53%的支持率赢得,成为墨西哥新任总统。

 

     “民粹先锋”异军突起

 

    洛佩斯于20世纪70年代投身政坛,先后加入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民主革命党;2000至2005年担任墨西哥城市长。2006年、2012年洛佩斯曾参选总统,但均败选。2014年,洛佩斯成立了国家复兴运动党,随后开始毫不避忌地宣扬民粹主义,提出了反腐败、扩大就业、提高最低工资等倾向于下层民众的主张。

 

    洛佩斯对于墨西哥现任总统涅托“依赖出口的经济政策”和“能源领域私有化战略”表示强烈不满,称他当选总统后将致力于“提振国内市场”,集中打击腐败问题,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废除上层人士的特权,腾出资金刺激经济发展、促进就业。

 

    油价网撰文指出,洛佩斯一直是民粹主义的强烈支持者,坚持民族主义的能源价值观,对墨西哥能源改革自由化持不认可态度。

 

    有分析指出,洛佩斯的崛起是墨西哥自20世纪末拥抱民主和市场经济以来的最大危机。油气行业新闻网Rigzone消息称,墨西哥本土部分公司已经向员工致信,提醒他们不要被危险的民粹主义所误导。一位不具名的公司高管直言,洛佩斯政权将给墨西哥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可能使国家经济再倒退几十年,特别是将给亟待重振的石油工业带来负面影响。

 

    《墨西哥每日新闻》指出,洛佩斯的民粹主义或将墨西哥石油工业“打回原形”,在能源改革实施以前,原油储备一直被认为是墨西哥“民族主义政策”的象征。

 

    能源改革势头放缓

 

    墨西哥素有“浮在油海上的国家”的美誉,石油和天然气一直是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涅托政府于2013年开始推动能源改革,随后大量外国私人资本流入墨西哥,至此结束了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长达70年的石油工业垄断地位。但随着洛佩斯执掌帅印,能源改革可能面临新的命运。

 

    能源咨询顾问公司伍德麦肯兹指出,不管洛佩斯政府对墨西哥能源行业采取什么措施,都将给该国上中下游以及天然气和电力市场带来影响。

 

    《经济学人》撰文称,洛佩斯当选墨西哥新总统将成为一个“高风险的实验”,毕竟正在推行的能源改革为墨西哥石油工业注入了活力。事实上,就连Pemex都认为涅托政府的安排和规划“恰到好处”,尽管提高原油产量仍然是“老大难”,但总体情况比4、5年前强多了。

 

    能源改革前,墨西哥将近40%的财政收入来自Pemex,但油价暴跌加上产量骤降,使得Pemex步履维艰。虽然垄断了国家能源工业,但自身发展瓶颈加上高赋税,让Pemex在高负债的旋涡中浮浮沉沉,墨西哥能源私有化改革应运而生。

 

   这一改革旨在带动墨石油工业复苏,通过国有能源资产私有化的方式,为墨西哥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资金和丰富的技术经验。但这个“大有作为”的能源改革战略,在洛佩斯眼中只是“看上去很美”。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指出,洛佩斯正在考虑就能源改革举行全国公投的事宜,同时“重置了改革的优先事项”,包括呼吁停止墨西哥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拍卖、暂停新一轮油气开发谈判、对已经授予的合同进行欺诈和贪腐调查等。

 

    伍德麦肯兹拉美石油和炼化研究部门负责人Ixchel Castro表示,洛佩斯的当选将使墨西哥能源业处于重新改革和维持现状的交汇点。“不过,洛佩斯的团队也‘意见不一’,经济顾问支持进行更多的石油招标,但能源和财政部长潜在候选人则主张停止这一进程。”Ixchel Castro称,“现实是,洛佩斯在其6年任期内仍然需要靠能源创收来兑现其竞选承诺,即便是重新颠覆国家能源市场,仍然需要资金。”

 

    Pemex首席执行官Carlos Trevino接受《休斯顿时报》采访时表示:“能源改革已写入墨西哥宪法,很难被扭转,而且我们与国际能源公司签署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显然,只要洛斯佩政府仍然将能源行业视为发力点,重振Pemex就是重中之重,引入外资、技术和经验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此,能源改革步伐可能放缓,但仍将循着当前轨迹走下去。


    重掌油权不被看好

 

    种种迹象显示,外资虽然致力于墨西哥上游领域且兴趣有增无减,但洛佩斯已经踏上了“重掌油权”征程。

 

    拉美新闻网撰文称,洛斯佩坚持“不允许石油流入外人之手”的基调,意在拿回墨政府对能源资产的主动权,承诺“部分”推翻正在推进的能源改革。其中,将削减甚至终止原油出口,扩大本土炼油能力,还将对汽油等燃料价格实施最高限价并引入补贴。不过,洛斯佩也保证,不推翻与国际公司达成的现有合同,对“改革旨在引入约2000亿美元投资”持谨慎和乐观的态度。

 

    当前,墨西哥正越来越依赖进口燃料。洛佩斯希望投建新的炼油厂,同时升级老化炼油厂,称此举将削减墨西哥对外国燃料的依赖,并有助于增加精炼产品的价值。

 

    路透社指出,在洛斯佩看来,墨西哥的能源侧重点应该转向生产有附加价值的燃料,扩大国内原油加工能力,尤其提振Pemex旗下炼油厂的生产和运营能力。洛斯佩在竞选前透露,考虑投建一座大型炼厂或两座中型炼厂,以实现3年内达到30万至60万桶日加工产能的目标。

 

    此外,洛佩斯还支持重新对燃料进行价格管制,以减轻高油价对公众的影响。涅托政府于2017年初取消了燃油补贴,导致本土汽油价格飙升,引发了公众的广泛抗议。洛佩斯表示,昂贵的燃料在任何地方都不受欢迎,即便可能需要巨额公共开支,但重提补贴的确有利于人民。

 

    目前,墨西哥90个区块即将投产,这些区块由68个运营商持有;同时还开设了1700多个加油站,由30家私人运营商持有;此外,一个非捆绑、有竞争力的零售电力市场也在发展中。对于洛斯佩“重掌油权”的意向,业内并不看好。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经济学家Jesus Cantu坦言:“我最担心的是,洛佩斯会选择陈旧退步的方式来发展墨西哥能源行业,他的一意孤行会让外资望而却步,这对急需发展资金的墨油气市场有弊无利。”

 

    彭博社汇编数据显示,墨西哥原油日产量已经从2004年略低于350万桶的顶峰一路下滑至去年的198万桶。从各方面来看,如果失去了庞大的外资及其领先技术,原油产量还将继续下降。美国能源信息署指出,如果资金和技术仍然跟不上,墨西哥最早将于2020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墨西哥能源部长Pedro Joaquin Coldwell早前明确表示,墨西哥需要至少6400亿美元的资金,才有望将原油产量抬升至300万桶/日。

 

    分析指出,在美国威胁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下,洛佩斯力求实现墨西哥能源自给自足的目标可以理解,不管他心底是否支持自由贸易和私营经济,但“保护墨经济中脆弱产业免受国际化竞争冲击”的想法却早已彰显。对墨西哥能源产业而言,洛佩斯到底是下一丝曙光还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有在接下来的6年里一窥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