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内容
新闻中心

国际原油市场不确定性激增

2021-08-02 15:57| 发布者: admin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社   作者: 张介岭

近日来,国际油价再度成为市场焦点。欧佩克+再次讨论石油增产幅度问题。7月1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该联盟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会议上,沙特和俄罗斯建议,在8月至12月间每个月增产原油40万桶/天,并将减产协议到期时间从明年4月延长至12月。

然而,经过历时数日的艰苦谈判后,阿联酋与沙特的分歧难以弥合,旗帜鲜明地反对将减产期限延长至明年底,原定于7月5日重新召开的第18次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也被取消,欧佩克+未能就增产问题达成共识。

沙特与阿联酋分歧难调和

这是欧佩克+首次取消减产例会。沙特的考虑有其道理。鉴于全球原油需求复苏存在不确定性,沙特倾向于保持适当的闲置产能,以便在突发情况下发挥缓冲作用。

针对沙特的提议,阿联酋希望增加产量,但仅同意将现行限产协议执行至明年4月。阿联酋能源部长马兹鲁伊表示,阿联酋“牺牲最多,三分之一的产能闲置了两年。”“我们不能在同样的条件下达成新的协议,我们有主权谈判的权利。”如果让阿联酋接受协议延期,作为妥协条件,必须将石油基准产量从目前的316.8万桶/天提高到380万桶/天。

阿联酋要求调高基准产量实际就是调低减产幅度,遭到了沙特方面的拒绝。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表示,他参加欧佩克会议34年,还从没看到像阿联酋这样提出要求的。他强调,“在过去的14个月里,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如果不能保持这些成果,那将是一个耻辱。一些妥协和理性将拯救我们。”

显而易见,沙特认为,新冠疫情尚未消退,在石油需求和经济复苏依然疲弱的情况下,增产石油应保持谨慎。如果满足阿联酋提高基准水准线调低减产量的要求,无异于同意其增产原油近70万桶/天。届时,为平衡总增产幅度,其他国家将不得不调高减产量进行弥补,这显然不公平。更有什者,受快钱诱惑,其他成员国还会效仿阿联酋。

短短几日,本轮欧佩克+会议已一延再延。如果沙特和阿联酋迟迟达不成协议,那就意味着市场增产40至50万桶的预期落空,欧佩克+将继续维持现有产量水准,至少在8月份不会增产,市场由此或陷入僵局。

阿联酋坚持要求增产为哪般

据美国CNBC新闻网提供的数据,受谈判崩盘影响,7月5日,布伦特原油价格近三年首上77.09美元/桶,为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准;WTI原油价格76.36美元/桶,升至六年最高。毫不夸张地说,继新冠疫情期间俄罗斯与沙特大打价格战之后,阿联酋和沙特争执使欧佩克+再次陷入危机。

欧佩克+至少表面上给人一种团结的印象。去年12月3日,欧佩克+达成协议,决定第二年1月日均增产50万桶,每月举行部长级会议,评估市场状况,决定次月产量调整规模,每月调整幅度不超过日均50万桶。

今年1月初,欧佩克+就2月和3月份的原油产量达成一致,3月4日,再次开会确定维持大部分减产政策至4月,紧接着决定5至7三个月逐步增加石油产量,每月调整幅度的上限仍限定在日均50万桶。

这次沙特对以往亦步亦趋的邻国一意孤行十分不满,坚称不会为阿联酋一个国家牺牲整体利益,暴露了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矛盾远比预想中的要大。

那么,阿联酋为何非要与沙特摊牌呢?

首先,经济转型需要资金支撑。近年来,阿联酋调整了经济战略,不遗余力地推进经济多元化发展,打造竞争型知识经济,提高石油销量增加收入无疑对推动产业多元化意义重大。

第二,产能闲置达30%。2020年,阿联酋宣布五年内投入1,220亿美元,到2030年将原油产能提高至500万桶/日。然而,按目前“欧佩克+”确定的配额,阿联酋约有三分之一的产能被闲置。对此,阿联酋能源部长马兹鲁伊直指“完全不公平,不可持续”。

阿布达比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苏尔坦·贾贝尔坦言,“我们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将继续推进勘探计划、确定已探明储量,继而增加整体产能。”

第三,维护外国股权投资者利益。与大多数海湾地区欧佩克成员国不同,阿布达比国家石油公司拥有包括英国石油公司和道达尔能源公司在内的大型跨国公司作为股权投资者,印度等国也开始有所涉足。

为了提高产能和维系与亚洲能源公司的关系,阿布达比国家石油公司还向外国私募股权投资者出售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输油管道和炼油厂。显然,长期持续产能不足有损这些跨国公司的利益,影响阿联酋经济。

第四,国家利益日益分化。沙特和阿联酋这两个阿拉伯最大的经济体虽然在许多问题上意见一致,但相互之间的竞争正在逐渐加剧,已超出石油政策范畴,近些年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是对待胡塞叛军态度出现变化。阿联酋最初加入了沙特主导的打击胡塞叛军的战争,但2016年6月,阿联酋宣布结束与沙特合作打击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从也门撤出所有军队。2019年10月,阿联酋武装部队发布声明,宣布其驻扎在也门亚丁省的部队已经返回阿联酋。“维护亚丁省安全与稳定”的任务已移交给也门和沙特在当地的部队。

二是对卡塔尔政策步调不一。2017年,阿联酋、沙特、巴林和埃及四国联合对卡塔尔发起抵制,实施经济制裁。为了加强反伊朗阿拉伯联盟,今年1月,沙特在海湾地区峰会上推动达成了一项协议,结束对卡塔尔的抵制,但阿联酋强调这需要时间,不愿与卡塔尔和解;

三是对以政策有差异。去年八月,在美国的斡旋下,阿联酋与以色列达成了“全面和正式”的和平协议,并未紧随其后,只是谨慎欢迎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

以上迹象令人浮想联翩,或显示阿联酋有意逐步摆脱沙特阴影,在国际舞台上奉行更加独立的对外政策。

国家发改委7月12日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7月12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70元和65元。图为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一家加油站的工作人员给车辆加油。(新华社图片)

全球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阿联酋在欧佩克+联盟的23个产油国中排名第四,仅次于俄罗斯、沙特和伊拉克。“欧佩克+”谈判破裂后,国际油价应声走高。受通胀压力增大影响,华盛顿对国际油价走势极为关切。美国前能源部长布鲁耶特警告,欧佩克+谈判失败后,油价可能轻易涨至每桶100美元或以上,但同样可能价格崩跌。

7月6日,白宫发言人表示,“尽管美国不是谈判当事方,但密切关注欧佩克+谈判及其对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美国政府官员已与相关国家政府接触,敦促达成妥协方案,使拟议的增产计划得以推进”,这将“有利于价格适宜、稳定的能源供应”。

美方的担心并非庸人自扰。目前,全球油品需求加速回暖已进入证实期,需求的恢复已超过供给端的增长。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22年底,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每日1.006亿桶。

迄今为止,大部分投行均预测油价会继续上涨。高盛预期,短期内油价有望触及80美元/桶,而且需求回升可能使价格“远高于”这个水平。

美国银行则预计布伦特油价有望在明年夏季重回100美元/桶,这将是2014年以来首度重返三位数。

摩根士丹利预计,下半年全球每日石油需求将增加300万桶,由于其他地区石油供应增长十分有限,即使欧佩克+达成了增产协定,石油市场仍很有可能供不应求,这将使下半年的油价维持在75美元至80美元之间。

供应趋紧令多头信心满满。随着新冠疫情缓解,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重新开放,国际石油需求必逐步恢复。如果欧佩克+成员拒不各让一步,在经济反弹和原油产量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需求增长将导致油市收紧速度快于预期,油价重返100美元/桶绝非天方夜谭。

早在6月份的月度报告中,国际能源署(IEA)就警告说,随着需求的增加,世界需要更多的石油,明年可能达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准。如果欧佩克等产油国不提高供应水平,原油价格可能很快达到100美元/桶。

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对消费者势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亦将拖累一些领域的经济复苏,尤其是对石油产业链延伸端企业的影响更为直接,相关生产商面临成本增加的压力,必须谨慎应对。

不可大意的是,国际油价还面临双向风险。近年来,欧佩克可谓内忧外患,从内部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到美国作为主要石油出口国的崛起,到全球向清洁能源转移,再到美国和欧佩克最大出口国沙特关系紧张,这些挑战多半与美国有关联,其中最为突出来自页岩气。

本世纪以来,受益于技术进步,美国成功实现了页岩气革命,一跃而成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让欧佩克措手不及。为了更好地协调产量和稳定价格,欧佩克寻求与俄罗斯等十个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加强合作,不顾美方反对于2016年成立了欧佩克+,协调欧佩克和非欧佩克成员之间的政策目标。

美国之所以对欧佩克+疑虑重重,主要是担心莫斯科会借势扩大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事实上,欧佩克+这种合作关系也给美国在该组织中的盟友带来了新的张力,它们现在常常夹在华盛顿和莫斯科不同的要求之间处境尴尬。

回望历史,自1973年以来,欧佩克与美国的关系一直不稳定。从尼克松开始,历任美国总统都提倡能源独立,其考量包括减少对欧佩克石油的依赖,削减美国的贸易赤字,使美国经济在面对油价波动时更有弹性,最终减少美国对中东地区的关注和投入。

毋庸置疑,页岩油革命使美国朝能源独立方向迈进了有力的一步。如今的美国已从纯粹的中东石油大客户多少变成了竞争对手,由此带来的挑战固然不好对付,但欧佩克+的心腹大患恐怕还在内部。

有消息称,卡塔尔退出欧佩克后,阿联酋也曾动过退群念头。如果欧佩克+谈判迟迟不能取得突破,沙特又继续在外交上咄咄逼人,可能刺激该集团内部分歧继续发酵,欧佩克+的凝聚力或进一步受到侵蚀,阿联酋选择退群不是没有可能。届时,产油国将自行决定产量,不再受任何减产限制,导致欧佩克这一垄断联盟名存实亡。

全球原油供给结构集中,闲置产能充裕,供给弹性大于需求。有理由担心,随着原油供应量大幅增加影响,油价恐出现暴跌,尽管目前看这只是小概率事件。

(文/张介岭)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19日出版的香港《经济导报》,总3497期)




责任编辑: 张学坤